|
郭創始會長 二十屆感言
第一任(第1~21屆)會長 郭柏川 1952~1973
第一任(第1~21屆)會長 郭柏川 1952-1973 |
|
郭柏川會長 二十屆感言:
本文為創始會長郭柏川教授於「第二十屆南美展」時所作。如今讀來,郭教授的諄諄教誨即是我南美會精神,永為我輩遵循。
時光如流水,轉眼被浪濤淘走了20年的歲月只剩下一串串值得回憶的泡沫。那時號稱文化古都的台南藝術還是一片沙漠,尋不出半點綠洲的影子,於是幾個追求真善美的同好者,下定決心墾殖這片荒野,期望成為理想的園地,就在這種衝動下成立了台南美術研究會,犁下了為藝術的第一塊土地(西畫)。
這一群懷著狂風刮不倒的毅力,大石阻不止的精神胼手胝足有時自備飯盒合力以赴,不到幾年,國畫、雕塑、攝影、工藝、相繼成立,會員也從十二名到五十名,由台南漫延到全省國外,每屆所展出水準亦逐漸提高,堪與省展相媲美。今後更展望全體會員繼續本著合作精神,加強團結,齊一步伐,以修養為體 ,技術為用,不驕傲、不自餒、莊敬圖強,奮鬥到底,使我南美會永遠屹立於不搖,最後謹向愛護與支持本會的各界人士致十二萬分的謝忱。 (郭柏川 民國61年9月)
以下文章節錄自:“柏川與我”一書,作者即為朱婉華女士,由本段文章可得知在郭教授籌創南美會到成立後的數十年裡,朱婉華女士一直是最有力的支持者,她不但是郭教授的賢內助,更是南美會的守護者。
……惟藝術家多不善事生產致經費短絀,全靠廣告費來維持,所以每次開畫展全體會員莫不為了撙節經費,躬親行動。尤屬柏川雖屆高年仍一貫身先士卒,每次展前的募集、審查作品、交涉場地、拉廣告、發消息、畫海報、寄請帖及收、退作品,莫不與眾會員同心協力,分工合作。甚至多數自己帶著便當盒子,連飯都顧不得回家享受;更別提睡個舒適的午覺了。不但他們會員們忙個不亦樂乎,連帶著我也不得安閒,在課餘燈下幫助他們寫請帖、清帳目、開幕前、閉幕後存取放置的什物、用具;做會餐酒肴,非俟大家事後暢飲一番,才算告一段落。
民國44年起每年受託臺南市在美術節開辦市展事宜。四十六年南美會的會員已擴展到全省各地,侯委員全成觀此情形,大為欣喜 ,自動向教育廳申請展出補助金,第一次就被批准八千元來補助畫展費用。後來雖每年增至一萬,然每年開銷皆超出數萬元大關。在這捉襟見肘之下,苦心計慮 ,一滴一點的仍積下一筆小小微不足道的基金,以免開口求廣告之苦及計劃建立會址之用,然此奢望不知何日才能如願。
是年因心中常念及展出事項,在途中心未能專注,以致由自行車上摔了下來 ,膝蓋骨碎筋斷,不能行動。由人送至醫院。經手術後躺在病榻上,仍籌策不輟 。我也只好在一個五燭光下,一面改作文;一面陪伴他到深夜。這件事發生後最使我感到歉疚的是一位熱心的軍人,在他跌倒時扶起,護送到醫院,我因一時情急加上恐慌,竟忘記了詢問他的大名及服務單位,一直梗在心頭,只好借這塊園地向那位不知名的恩人致十二萬分的歉意及謝忱。…… 他平生最大遺憾就是沒能看到南美會建立一座美術館,一方面有永久的會址,免得常寄人籬下;一方面可供愛好藝術的人士有研究、展出,及休憩的場所。 盼民眾與藝術契合成立我們的美術館為真善美找個家 。
|
|
第二任(第22~27屆)會長 陳一鶴 1974-1979 |
|
回想郭柏川老師自北京回台,「文化古都」名聲赫赫,現實卻猶如「文化沙漠」,於是南美會在大家努力籌措下誕生了,然而半個世紀已過,依舊不見美術館的成立。
藝術和民眾其實是共同體,愈多的人願意接觸藝術,藝術的生命力就得以壯大,而藝術可以帶給民眾心靈上的慰藉,讓生活更溫暖,更有樂趣,但欣賞藝術不能單靠五官的感受,還要有內心所激盪起的豐沛情感。這是上帝特別賜與人的享受,其他動物所沒有的,對於美的、有價值的、崇高的“物”具有特殊精神機能的感應力─感性,才能感受到藝術之美。記得在西班牙美術館親睹畢卡索的鉅作─<格爾尼卡>,離去之前仍然不捨與太太央託再看一遍,當時的感動和震撼至今仍深繫我心。
期許民眾能從小培養對於真、善、美(例如音樂、文學、美術等)的感受力和感應力,人人的鑑賞力不同,多接觸、多學習,自然能練就屬於自己的藝術觀,胸襟開闊了,將來在工作之餘,還能浸淫在別有一番風味的天地,也算是人生不虛此行,無怪乎愛因斯坦慨嘆一旦死亡,便不能耳沐莫札特之曲了。我非常榮幸成為南美會一員,在此深深感謝大家所帶來如此豐盛的饗宴,只是耳際又響起郭老師的音樂,盼不久的將來,台南市成立自己的美術館,為我們的真、善、美找一個家。就要保留自由創作風格,也要積極參與會務。既然入會,就是自己的會,沒有利益可得,熱誠最重要。
|
|
第三任(第28~38屆)會長 陳英傑 1980-1990 |
 |
一群愛好美術的人集合在一起,於是有了南美會。我認為南美會可愛之處在於它很單純,而特色是個人風格強烈,呈現自由的風貌。
我擔任會長的十二年之間,為南美會爭取了可觀經費,可算是得以維持五十年的關鍵,且展出規模及形式亦見變化,作品分會員與應徵,兩期展出,最盛大一次作品達三、四百件之多。我強調南美會辦應徵活動,對於提昇當時府城藝術風氣的貢獻很大。可惜後來改到文化中心展出,因場地限制而暫停公募活動。目前雕塑部至今仍只有十位會員,陳英傑慨嘆台南地區雕塑者太少,但反過來看藝術工作者大多個性很強,人數愈多,會務可能更難辦。以過來人看今天的南美會分外感觸,陳英傑說以前是大家一起做苦工,現在連展出、開會也看不到幾個人,年輕人的熱誠已不復再見。
資深會長也提醒年輕一代,自由雖是南美會一貫作風,但責任感也是優良傳統,會員並不是光提作品,其他就一概不管,既然入會,就是自己的會,既要保留創作風格,也要參與會務,沒有利益可得,熱誠是最重要的。 藝術是一輩子的事,不是玩票。 相信走這條路,都是自己的選擇, 重要的是要能守得住寂寞。
|
|
第四任(第39~42屆)會長 潘元石 1991~1994 |
 |
五十年光陰對一個畫會來說,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前會長潘元石說南美會五十年來堅持純藝術,不沾染政治、商業色彩的傳統,在平淡中見真醇。而未來變化將更快更大,但堅持純藝術本質,為南台灣藝術奉獻的原則,卻是永遠不變的。
畫會功能的式微,無疑是南美會今日面臨最大的挑戰,潘元石表示有許多畫會已因此呈半停頓狀態,而南美會尚能執著方向,維持每年展出,已相當可貴。
已逝的五十年變化誠然不小,未來十年的變化卻將更大。因應潮流是必要的,但在變化之中,仍須掌握傳統本質。如面對兩岸藝術交流的時勢,潘會長主張自然發展,一方面保留畫會的單純,另方面擴展視野,以邀請展等方式相互交流,至於是否將會員範圍擴及大陸地區,潘元石認為以理監事會議意見為主要依據,不可貿然從事。
藝術本是一條寂寞路,過去如此,未來也是如此。潘元石衷心期盼對藝術情有獨鍾的年輕人,要走藝術這條路,相信都是自己作的決定。既然如此,就該守得住寂寞,不要被名利所迷惑而亂了方向。
本身為版畫家,又擁有著極其豐富的藝術行政工作經驗的前會長潘元石,為第五十屆南美展付出了相當多的心力,從募款到展覽場地的接洽奔走,以及因應第五十屆週年而擴大舉行應徵、紀念畫冊的編輯、發行等。尤其對於成立會館,潘會長認為的確不容再緩。在理監事會議討論通過後,即應合力籌募經費,潘元石充滿信心地表示,會館經費與日後管理開銷,雖可預見將是重重考驗,但南美會靠大家的力量走過五十年,今後也將靠大家的力量走出無數個五十年,再多的考驗對有心人來說,又算得了什麼呢!!
|
|
第五任(第43~46屆)會長 蔡茂松 1995-1998 |
 |
藝術是生活的反映,是人類文化遺產的一部份,因此,在古今許多文明的歷史中,都極為珍視藝術,足以證明藝術在生活中,占有極重要的地位,因為藝術提供了藝術家獨特的視覺境界,增進了美的感受性,並傳達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開拓了人與人之間的精神領域。
台南世稱文化古都,藝術文風自古即盛,而台南美術研究會早在民國四十一年成立,在首任會長郭柏川教授及前輩畫家的領導努力下 ,已匯成一股藝術洪流,成為台灣畫壇上最古老的畫會之一,目前有會員友七十多人,含有國畫、西畫、雕塑、攝影四部,每年定期舉辦藝文展覽,並對外徵集優秀作品,鼓勵創作,從無間斷。
今年,恰逢五十週年,在此感謝台南市政府、台南市立藝術中心溫彩棠主任及全體工作人員,南美會會員及理監事的鼎力協助,使本屆展覽得以順利展出。
|
|
第六任(第47~50屆)會長 林智信 1999-2002 |
 |
南美會自 故郭柏川教授創會迄今,已有五十週年矣!回憶期間,本會培育出無數馳名國內外的優秀畫家。素來為藝壇所肯定。所以每年來自全國應徵的畫作,均有逐年增加的趨勢,讓我們覺得很欣慰!
本會會員包括老、中、青、少四代成員,人數高達80名左右,相聚甚融洽,既無分歧,又能和樂相處,大家相互勉勵,並藉舉辦年度南美展的機緣,互助切磋砥礪及觀摩,在交誼中建立起雲情高誼,大夥兒有著共同理念,即為創作品質的提升,各自風格的形成,及斐然成果的展現,不斷地革新,使我們南美會,聲譽遠播,本會日益壯大,在藝林中屹立不搖—讓藝壇刮目相看,身為南美會之一員,更宜全力以赴力爭上游。
|
|
第七任(第51~54屆)會長 張伸熙 2003-2006 |
 |
剛過50週年慶的南美會,轉眼間,五十一屆南美展又將熱烈展出,就如日出日落、花開花謝,在自然之中,成長、茁壯,五十年的歷練,成就出許許多多的傑出藝術家,在各自的創作領域中各擁有一片天地。更有許多具實力及熱誠的年輕藝術工作者加入,讓南美會能有更豐富的內涵和新的動力這就是文化的傳承,美的饗宴。在社會充斥著速食文化,及沒有高額獎金的誘因之下,今年南美展在大家期盼中,竟有400餘件應徵作品來爭取僅有的60個入選名額。我們熱烈的歡迎大家一起來為精緻文化藝術努力,也為未能入選的朋友們深感遺珠之憾,希望他們能一本熱忱,繼續創作並支持、參與本會未來的徵選活動。
感謝台南市文化局、藝術中心、奇美文化基金會、永都藝術館、阮國慶會員獎助基金,在人力、物力的協助,讓五十一屆南美展,藝術的花朵開的更燦爛、更芬芳。
|
|
第八任(第55~56屆)會長 陳輝東 2007-2008 |
 |
南美精神的傳承與期許
台南美術研究會自郭柏川教授創會至今已歷經五十五年的歲月,在歷任會長的苦心經營,及全體會員的攜手努力下,不論是會務與展覽活動,均一年比一年進步,一年比一年茁壯,展現的成就深受各界的肯定,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也是不爭的事實。在大家的敦促下,接下本屆的會長重擔,如何傳承創會精神、並將南美會帶進更高的境界,此重責大任,我無日敢忘,深知欲達到此理想,有賴各位先進的鞭策與協助,期能在眾志成城的念力下早日實現。
南美展是本會每年一度的大活動,也是歷屆傳承未曾間斷的展演舞台,五十多年前,台灣的文化資源嚴重缺乏,南美會於艱辛拓展會務之時,會員們尚能秉持南美精神,埋首創作,於定期展覽中接受檢驗,互相切磋;今日台灣的文化資訊多元而豐富,已非昔日可比,而會員們仍一秉當年創會初衷,發揮南美會精神,努力創作不懈,相互切磋激勵之餘,也為南美會在國內爭得一席之地,成為國內具有相當歷史與崇高地位的畫會。
南美展雖未設獎金制度,但每屆均吸引眾多創作者提供作品踴躍參展,而且素質與水準與年俱升,即證實作品經由南美展的肯定,就是參展者的榮譽。今年適逢五十五屆南美展,參展徵件作品有四百五十三件,較之往年增加很多;不但參展者踴躍,作品素質也普遍提升,這項成績將接受大眾的鑑賞。
在此特別感謝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台南市政府文化觀光局、國泰人壽、奇美文化基金會、阮國慶紀念基金、永都藝術館、劍橋飯店等的支持與贊助,使本屆的畫展順利展出;期待我們的努力與展出效果能獲得社會的肯定,更希望南美會在推動台灣美術發展中能扮演重要角色,在台灣美術史領域能擁有一席之地,這都有待大家的努力以赴。
五十年的期待
過去兩年應該是南美會最忙碌的時間。去年分別在台南市文化中心與台北國父紀念館舉辦了本會第五十五屆南美展,承蒙會員以及各界的支持,獲得了不錯的迴響。今年是第五十六屆,有別於以往從台南開展的模式,九月的首展我們選在台中縣立港區藝術中心舉辦,那真是一個舒適寬敞的展覽空間,會員們也配合地拿出較巨幅的作品共襄盛舉,加上今年公募作品的質與量都更較往年提昇。展覽一開幕,即獲得美術界的一致讚賞,更成為中部難得的藝文盛事。本會能得到如此的肯定與重視,著實是所有會員努力的成果,相當令人感到欣慰。
平心而言,南美會實是一個質樸的藝術團體,創會五十幾年來會員聚會切磋的所在常是比較隨性的一般場所,大家也都能自得其樂。而我總銘心記得創會會長郭柏川教授曾公開許願,希望將來南美會能有個永久的會館。所以自接任會務以來,也許是一份使命感使然,總期許能完成這心願。
本以為籌足經費及選擇適當處所應是設置會館的主要困難。豈知原本在台南市政府立案的“台南美術研究會”並不具備可擁有不動產的法人資格,所以必須向內政部立案,更名為“財團法人台灣南美會”。這麼一個程序的規定,也讓南美會如同重新成立一般,須從發起人會議開始,再經幾次的籌備會議,然後才能召開成立大會。在改名程序期間,我與幾位同仁一方面四處找尋適當會館所在;一方面徵詢募款對象,承蒙本會潘元石前會長的洽商,終獲奇美許文龍創辦人慷慨捐助購置會館的經費,而由本人與沈哲哉、張炳堂和陳正雄等會員各回贈一件作品與奇美文化基金會作為感謝之意。自此,南美會終於有了一個永久的會館,郭柏川教授半個世紀前的期盼也終能實現。
第56屆的南美展正進行著,很快地也將回到台南市立文化中心續展。我誠摯感謝文建會、台南市政府文化觀光、國泰人壽、奇美文化基金會以及永都美術館之支持與贊助,讓本屆南美展得以順利進行。在此,我也要特別感謝賴清德委員給與本會的諸多協助,他對文化的重視和付出令人欽佩。
多位資深的會員敦促個人能繼續主持會務,我謹表感謝,再三考慮自己的生涯規劃,實應保存體力與時間更專心於創作工作。而本會人才濟濟,個人在完成階段性任務後也應該交棒於有熱誠續為本會服務者。很幸運地,潘元石前會長願意來承擔重任,以他豐富的經歷定能再為本會開創新局。衷心期盼台灣南美會將來不僅能為台灣文化增添新頁,更能於世界藝術舞台發熱發光。
|
|
第九任(第57~58屆)理事長 潘元石 2009-2010 |
 |
一年一度的南美展從10月23日至11月1日在台南市文化中心正式揭幕展出。今年共有西畫56件、國畫21件、雕塑13件、攝影16件,共106件之傑出作品,這次的展覽純屬南美會會員的作品展覽。南美會誠如各位所知,它是一個擁有半世紀以上的悠久歷史,是一個有制度、規範,並跟著時代邁進的社團法人組織,值得一提的是,南美會擁有一間會員聚會、辦展覽的會館,是一個備受社會讚賞與肯定的藝術團體。每位會員以能成為南美會會員為榮。會員之間彼此觀摩商討創作成果與心得,互相汲取養分,增長自我的創作內涵,同時不斷激發創作的狂熱活力,和提昇創作靈感的能量。這是南美會的精神象徵,也是南美會之所以能彌久創新的所在。
今年度的南美展專輯,編輯部特將南美會會史重新編排、校正,使得整部畫冊內容更加充實、完整。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黃主委碧瑞、台南市許市長添財、國立台灣文學館鄭館長邦鎮惠賜序言,深表謝意,並對台南市文化中心同仁、台南大學美術系同學協助佈展,一併致謝。
台灣南美會早在58年前由幾位對藝術愛好的人士共同籌組發起,到今天當中的陳一鶴醫師、陳英傑老師、沈哲哉老師與張炳堂老師等五位,均是八、九十歲高齡了,但持續至今都還是精神奕奕持續創作不斷,其精神備極崇敬,是南美會會員追隨的目標。
今年上半年度在國立台灣文學館舉辦「從荒漠到風華」特展,將南美會資深會員困苦貧瘠的年代裡如何耕耘這塊藝術國土的歷程,有系統的呈現在大家面前,獲得了各界的肯定和認同。每年的『南美展』是會員的盛事,今年除會員本身作品外,延續過去的慣例舉辦徵件展,應徵數量踴躍,其中不乏優秀之作品,提攜鼓勵後輩的藝術創作者,是南美會持續以來的重要工作項目之一。
今年,『第58屆南美展』展覽除了在台南市文化中心展出之外,也將於12月在高雄市立文化中心舉行巡迴展,非常感謝高雄文化局之協助,提供整修後增加清晰視覺效果,亦美輪美奐的展場。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第三處許耿修處長、台南市許添財市長、高雄市文化局史哲局長、台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系陳國寧所長、惠予序言,深表謝意,並對與參與展覽辛勞的同仁們一併致謝。
|
|
第十任(第59~62屆)理事長 陳啓村 2011-2014 |
 |
1952年台南美術研究會(台灣南美會)自郭柏川教授創會至今,至今已進入了第59屆了,在歷任會長的苦心經營及全體會員的攜手努力,各能展現獨特的風格,因而深受各界的肯定及良好的口碑。
承蒙大家的厚愛,接下本屆的理事長重擔,如何傳承創會精神,並將台灣南美會帶進更高的境界,此重責大任,時時刻刻銘記在心,深知欲達此理想,有賴各位先進的鞭策與協助,期望在大家的念力加持之下,能早日實現。
南美展是本會一年一度的大活動,也是歷屆傳承未曾間斷的展演舞台,在每年這個特定的日子,每一個成員總會排除萬難,參與這場屬於大家的盛會,分享努力的成果,彼此互相切磋激勵求進。
台灣南美會能夠在國內具有相當歷史與崇高地位,得力於會員們皆能秉持南美精神,埋首創作,努力不懈,每年皆有卓越的成績,獲得大眾的鑑賞。南美會早期將台南市從事創作的人才,羅集成為會員,這些菁英,目前都成為國內的藝術家,會員大都任職於學校、或開班授課,對社會的藝術推廣功不可沒,除了在創作上勤墾,更要傳承郭柏川老師常贈予學生的四個字「心專志堅」,此精神是我們要遵循學習的目標,以此與大家共勉之。
|
|
第十一任(第63~64屆)理事長 佘明娟 2015-2016 |
 |
1987年個展於台南社教館法國遊學二年(1987~1989)。 1988巴黎國立裝飾材質工藝學院研習 Ecole national superieure des arts applique et des metier dart 1990年個~展浪漫之旅~於台南市立文化中心 1992年個展於台北市.台中市高格畫廊。 1995年個展~多感世界~於台南市立文化中心。 2000年市府邀請 府城女西畫家聯展(九宮璀璨) 2002年 台南市政府「查某心 月娘情」義賣畫作-粉紅帽 2003台南東京珠寶設計公司油畫小品展 2007台積電2007春季油畫展-心情故事 2008亞帝畫廊-南美嘉年華小品展 奇美藝術獎20年巡迴成果展 2009高雄世運麗尊麗景飯店 悠活之美 聯展 2009台南文化中心八八賑災義賣畫作粉彩-殷盼 2011~2012 永都藝術館個展-貓咪的秘密花園 2013 高雄文化中心個展/高雄醫學大學新館藝廊 貓咪的幸福花園 2014 高雄雲梅畫廊 亞洲的潛力藝術家於都廳苑 2015 台南藝術博覽會「台南前輩大師與中生代藝術家」。
|
|
第十二任 (第65~66屆) 理事長 陳啟村 2017-2018 |
 |
創會會長郭柏川老師曾期勉道︰「展望全體會員本著合作精神,加強團結,齊一步伐,以修養為體,技術為用,不驕傲、不自餒、莊敬圖強、奮鬥到底,使南美會永遠屹立不搖。」
台灣南美會自1952年創會至今,以逾六十六年的歲月,歷任會長、理事長及會員們,秉持著創會前輩們對於藝術推行的無私奉獻精神與理念,在守成與開創之間,用心經營。
南美展雖然未設立獎金制度,但每屆總能夠吸引眾多創作者提供作品踴躍參展,其素質與水準逐年俱增,此即證實作品經由南美展的肯定,就是參展者的榮譽。
台灣南美會在國內具有相當歷史與崇高的地位,而南美展向來是本會每年一度的年度盛事,也是歷屆傳承未曾間斷的展演舞台,每一次的南美展活動,皆獲得各界高度的迴響與讚賞。
六十多年來的歷練,成就出許許多多傑出的藝術家,在各自的創作領域中擁有一片天地。更有許多具備實力及熱誠的年輕藝術工作者加入,讓南美會能有更豐富的內涵和新的動力,這就是文化的傳承,美的饗宴。
郭柏川老師常勉勵學生–「心專志堅」;期許會員們皆能投注熱情的心志,揮灑動人的藝術風采,以意志堅定且持續創作的精神為目標,承襲草創成員「研究美術,切磋互勵,培養高尚人格」的價值,為台灣藝術界開拓出永續團結,學藝奮進的藝術園地。在此與大家共勉之。
|
|
第十三任(第67~70屆) 理事長 陳泰元 2019-2022
 |
從繪畫工程 看台灣南美會
南美領航 一甲子
府城美育 跨紀元
融古鑄新 美傳承
超越巔峰 南美會
台灣南美會創立於1952年,迄今已六十有七,在歷任理事長的專精策劃、及全體會員的共同努力下,發揮極大的團隊精神,始有今日成就。在互相切磋、勉勵中,將藝術之菁華推至極致,匯集藝術之精髓融於一爐。會員們奉獻已力、貢獻所能,推展台灣藝文活動,擎藝術創作於高峰,為府城藝術文化寫下光輝的一頁。心之所趨,綻放無限艷麗光彩,六十七年來會員們創造出無數不朽、膾炙人口上乘之作,為國增光、揚名國際,並引領社會邁向藝術即生活、生活即藝術之文化氛圍。
團結就是力量,台灣南美會在這漫漫一甲子中站在藝壇頂峰,扮演著重要的領航角色,拓展藝術活動、傳承技藝,為代代相傳承先啟後,負起重責大任。一路走來,經歷前後任理事長及全體會員們的努力耕耘,完美的為台南藝術文化奠定根基,植下深厚的影響力,增添社會豐富的生命力。會員們的努力成果深受一般社會與藝壇前輩的認同與肯定,感恩會員們蒙惠之助,期盼繼續鞭策、鼎力協助、會務蒸蒸日上,更上一層樓,再創台灣南美會另一高峰。
藝術無價,藝術是一種個人心靈的表徵、是一種生命延續的自然活力,引發視覺與心象的美感累積,並隨時空遞嬗,形成多元藝文的磨練與薰陶,如何巧妙地去解讀內心深刻的思維,透過心靈融合真善美,詮釋美的意念?如何藉由自我心靈無限的發揮,表達作品的深度與看度?都在創作的過程中考驗著創作者,並千錘百鍊地累積表述的智慧。
台灣南美會秉持優良的傳統團隊精神,因應現代科技、不斷地創新研究,重視地方美育傳承,啟發新時代的藝術價值,放眼天下、宏觀國際。因此會員們除了在各個不同領域裡專研創作、為藝術發光發熱,更難能可貴的是莫過於每位會員傳承前輩藝術創作精神,精益求精、求新求變,力求個人創作巔峰、樹立典範,以達藝術即生活之新視觀。
傳統與現代、自然與唯美,透過作品傳遞藝術概念、啟發藝術大觀、形成美感認知,進而提升藝術創作的現代哲理。光與影的交替應用、層次的交錯變化及視野的軸線穿透等等,都可使了畫面更具動感張力,使作品呈現溫度、充滿喜悅、活潑生動。僅此,願與藝術愛好者與共勉之!
有幸榮任台灣南美會第12任、第67屆理事長,以85歲高齡擔綱這種責大任,實有心有餘力不足之感,幸有全體會員及才學並茂之侯秘書長的鼎力協助,期許事事如意、共成大業。一切謝在不言中!為本會榮耀、為會務順利推展,余將不遺餘力,願盡善盡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