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會與台南美術發展的關係
1952-2002 台南市立文化中心編纂
自古文人常聚會吟詩作對,以藝會友,常有一個雅號,如清末聞名的西冷印社。到了民初,台灣的畫家也開始組成藝術團體,如1927年楊三郎、李梅樹、陳澄波、廖繼春、郭柏川等組成「赤島社」;1928年林玉山、陳進、郭雪湖 、黃靜山等人組成「春萌畫會」,這是較早期以畫家為主體的團體。他們與古代文人純粹吟詩作對而組成的團體有所不同,一方面藝術領域及成員性質不同,一方面時代環境不同 ,最重要的是古代這種團體是鬆散的、單純的以藝會友;近代畫會的組成較嚴謹(甚至要向政府立案報備),而且後者為了展現成果,一段時間就須要公開展出作品或舉辦其他相關活動,參加的成員也可以從畫會獲得一些資源,如名聲、展覽的機會等。   
因此在西畫畫種引進台灣後,許多畫會在各地、各時陸續成立,且能吸引許多藝術家參加。最有名且具影響力如六0年代東方畫會、五月畫會等造就了好幾位聞名的藝術家,他們也是台灣現代藝術的先驅者。因此一個畫會經營得好,常會對藝術界有一些影響,尤其在早期大環境不佳及藝術人口少的情況下,畫會及其成員的影響會更大;反之,如現在藝術人口眾多及畫會林立,她們的影響力及重要性就很難顯現。
民國四十一年五月,畫家郭柏川先生與其友人曾添福、張常華、呂振益、謝國鏞弟子趙雅祐、黃永安、沈哲哉、張炳堂等在台南市醫師公會禮堂正式成立「台南美術研究會」(註一),從此,台南的美術發展走向另一個階段。   
日據時代的台灣,美術主流仍是源自大陸的水墨、書法。當時,一些日本畫家來到台灣教授西畫,這是台灣西畫的濫觴。一些年輕人也陸陸續續到日本學習素描、水彩、油畫 ,然後回國傳授。郭柏川教授在1933年畢業於日本東京美術學校,1937年到北平藝專教書,1949年因大陸淪陷回到故鄉台南,在台南工學院(成功大學前身)建築系任教,認識了一些同好並收了幾位門生,在當時物質條件與生活環境不好的情形下,要畫畫並不是容易的事,因此當時畫家人數少,也談不上收藏。當時剛開始的南美會創始會員僅有九位 ,且只有西畫類,民國四十二年增設雕塑部、攝影部,四十三年增設國畫部。從創始九位會員到今年(九十一年)的七十六位會員,南美會不僅成為南部最大畫會之一,也是台灣成立最久的畫會之一。   南美會對台南美術發展有其重要性,可從以下幾點判斷: 一、如上所述,它是目前成立最久的畫會之一,從日據時期到光復後,台灣各地雖也有一些畫會的成立,但大多維持不長。它經歷了白色恐怖、經濟起飛、到台灣成為世界重要的經濟國家,其間會員人數的成長與許多會員隨著畫會的發展 ,後來成為國內聞名畫家。 二、許多人在年輕時就加入南美會,它可以是以藝會友互相觀摩切磋,及前輩指導、提攜後進的場域;也是在當時大環境不佳的情形下,提供許多資源給創作者的團體。早期郭柏川對會員的嚴格要求如至少一年一次展覽,超過二年未參加展出者給予退會處分等及其它立案成立人民團體、設立比賽獎項、四十六年獲得省教育廳補助等等作為與發展,使南美會被視做優質的畫會、參加的會員也被視做好的藝術家。 三、從南美會會史看,成立第二年就開始陸續吸收台南許多年輕畫家,除了書法類外,當時的許多創作者都成為會員。剛開始以會員推薦方式吸收其他藝術家,民國四十八年開始有了比賽性質的「公募」,後來它成為南美會吸收新血的重要制度,也成為重要的精神指標。到現在「公募」(目前名稱改為「應徵」)成為全國性比賽。雖無獎金,但仍是國內許多年輕藝術家藉以證明自己作品水準的重要比賽之一。 四、會員大多任職各中、小學,或者私底下開班授徒,他們教導的學生後來許多也走上創作這條路;此為比較能有具體線索證明南美會對台南美術發展的重要性。
茲述論如下:郭柏川教授返台之後,不僅認識一些對美術有興趣的同輩好友,也收了幾位得意門生:沈哲哉、張炳堂、董日福、林智信、吳超群、曾培堯;這些門生有的長期受教如董日福 ,有的學畫時間僅三至五年等,但顯然地受他深刻的影響,尤其郭柏川對學生嚴格要求,為他們紮下了深厚的素描基礎 。其中比較不同的是吳超群,他是水墨畫家,在他生前常表示郭柏川嚴格的教導素描及寫生,使他在國畫創作上獲益匪淺;後來這些門生陸續加入南美會成為會員。沈哲哉,先後師事廖繼春、郭柏川,也曾任教,目前他的學生留在台南從事美術創作的有郭芳榕、李約翰、陳均孟、賴美華、楊明忠、佘明娟、李明禮等人,後四位也先後加入南美會。  
董日福,他教導的學生也走上創作的有鄭宏章、吳純隆 、陳宗裕等人。鄭宏章後來成立「五線譜畫會」,吳純隆加入為該會會員。   
曾培堯的學生有陳淑嬌、林俊成、曾英棟、梁俊傑,他的女兒曾鈺慧、曾鈺涓也從事創作,曾鈺慧與夫婿林志偉也加入南美會。
林智信,在壯年時期除了在成功國小任職美術教師外,課餘開班授課,當時台南市以他及陳輝東(也是南美會會員)的學生最多。這些是郭柏川的正式入門弟子,其他陸續加入南美會會員的許多成員不僅自己一直持續創作,也教導出許多優秀的藝術創作者。

國畫部張雲駒,任職台南師院美勞系退休,桃李滿天下,其中有林智信、潘元石(會員)葉志德、劉文三、蘇友泉等等,亦是台南藝壇的佼佼者。 蔡茂松,任教台南師院美勞系退休,後轉至長榮管理學院,其學生目前從事水墨創作者最多,如洪顯超(會員)、呂建德(會員)、莊貴珍(會員)、王文仁、黃國太、陳宗琛等等,目前(91年5月)曾在國立台南社教館舉辦師生聯展,有二十多位學生參加展出。 黃明賢,住台南縣佳里鎮,每星期三來到台南市教導其他行業的學生,得意的門生有李玲、廖晟任。   
楊智雄,任職建興國中美術老師,已退休,得意門生有林忒(會員)、陳良沛、黃森灥、吳尚柔等人。
西畫部除了上述郭柏川大多以西畫創作為主的得意門生外,其他會員如汪文仲、陳輝東、洪啟元、林忒也從事教職。汪文仲,台南師院美勞系退休,也是桃李滿天下,許多台南師專(院)畢業的藝術家多曾受其教導過。如潘元石、郭滿雄、林智信、蔡宏霖等等(以上皆為會員)。陳輝東,任職永福國小美術老師,已退休,之前課餘所收的學生人數與林智信最多。得意門生有林忒、陳香伶及女兒陳香吟。 林忒,任職台南二中美術班美術教師。 洪啟元,目前任職台南一中,與蔡宏霖等人成立「U畫會」。 蔡宏霖,任職於立人國小美術教師,近來與潘元石、謝順勝等同好推動台南版畫創作風氣,頗有貢獻。
雕塑部陳英傑,台南雕塑創作的推動者,目前台南雕塑家大多為其學生,如鄭春雄、郭滿雄、楊明忠、鍾邦迪等(以上皆是會員)。   鄭春雄,曾任職台南一中、新化高中、崑山中學、銘傳商專、台南家專、東方工專等,已退休,其學生有鄭義發( 會員,為其侄子)、林坤銘、王昭旺。
攝影部許淵富,為台南最早從事攝影創作者之一,許多攝影家都曾向他學習或請益,得意學生有吳茂乾、郭憲棠等,亦為南美會會員。劉永泰,任職後甲國中教師,已退休,在國立台南社教館教導攝影多年,民國七十九年時和這時期學生成立「銀粒子攝影研究會」。除了以上已知的藝術家師承外,許多會員或者任教於各中、小學,或者擔任大專院校社團的指導老師,他們教導的學生雖然不必然成為藝術創作者,但對藝術的欣賞能力必能提昇。因此,除了各人創作外,他們對社會的藝術推廣有其貢獻。許多會員的貢獻不僅在教學上,如攝影部會員張武俊自從展出「月世界攝影展」後,就帶動了國內攝影界拍攝月世界的風潮。
雖然這些會員的貢獻不必然與南美會有直接關聯,但由會史來看:早期將台南市從事創作的人大多羅集成為會員,以及後來許多會員都成為國內重要的藝術家,如蔡茂松、張伸熙、陳輝東、林智信、陳正雄等人都曾獲得國家級評選的大獎(如中山文藝創作獎、吳三連文藝創作獎等),或者獲得其它國內外獎項的大有人在。從這些會展及他們各人長期在台南的藝術創作及在本地藝術界的地位與影響力,最少證明了在台南美術發展過程中,南美會是最值得注意的一個美術團體。

郭柏川教授返台之後,不僅認識一些對美術有興趣的同輩好友,也收了幾位得意門生:沈哲哉、張炳堂、董日福、林智信、吳超群、曾培堯;這些門生有的長期受教如董日福 ,有的學畫時間僅三至五年等,但顯然地受他深刻的影響,尤其郭柏川對學生嚴格要求,為他們紮下了深厚的素描基礎 。其中比較不同的是吳超群,他是水墨畫家,在他生前常表示郭柏川嚴格的教導素描及寫生,使他在國畫創作上獲益匪淺;後來這些門生陸續加入南美會成為會員。

沈哲哉,先後師事廖繼春、郭柏川,也曾任教,目前他的學生留在台南從事美術創作的有郭芳榕、李約翰、陳均孟 、賴美華、楊明忠、佘明娟、李明禮等人,後四位也先後加入南美會。

董日福,他教導的學生也走上創作的有鄭宏章、吳純隆 、陳宗裕等人。鄭宏章後來成立「五線譜畫會」,吳純隆加入為該會會員。

曾培堯的學生有陳淑嬌、林俊成、曾英棟、梁俊傑,他的女兒曾鈺慧、曾鈺涓也從事創作,曾鈺慧與夫婿林志偉也加入南美會。

林智信,在壯年時期除了在成功國小任職美術教師外,課餘開班授課,當時台南市以他及陳輝東(也是南美會會員)的學生最多。

這些是郭柏川的正式入門弟子,其他陸續加入南美會會員的許多成員不僅自己一直持續創作,也教導出許多優秀的藝術創作者。

國畫部│張雲駒│
任職台南師院美勞系退休,桃李滿天下,其中有林智信、潘元石(會員)葉志德、劉文三、蘇友泉等等,亦是台南藝壇的佼佼者。 蔡茂松,任教台南師院美勞系退休,後轉至長榮管理學院,其學生目前從事水墨創作者最多,如洪顯超(會員)、呂建德(會員)、莊貴珍(會員)、王文仁、黃國太、陳宗琛等等,目前(91年5月)曾在國立台南社教館舉辦師生聯展,有二十多位學生參加展出。 黃明賢,住台南縣佳里鎮,每星期三來到台南市教導其他行業的學生,得意的門生有李玲、廖晟任。

國畫部│楊智雄│
任職建興國中美術老師,已退休,得意門生有林忒(會員)、陳良沛、黃森灥、吳尚柔等人。

西畫部
除了上述郭柏川大多以西畫創作為主的得意門生外,其他會員如汪文仲、陳輝東、洪啟元、林忒也從事教職。

西畫部│汪文仲│
台南師院美勞系退休,也是桃李滿天下,許多台南師專(院)畢業的藝術家多曾受其教導過。如潘元石、郭滿雄、林智信、蔡宏霖等等(以上皆為會員)。

西畫部│ 陳輝東│
任職永福國小美術老師,已退休,之前課餘所收的學生人數與林智信最多。得意門生有林忒、陳香伶及女兒陳香吟。

西畫部│ 林忒│
任職台南二中美術班美術教師。

西畫部│ 洪啟元│
目前任職台南一中,與蔡宏霖等人成立「U畫會」。

西畫部│蔡宏霖│
任職於立人國小美術教師,近來與潘元石、謝順勝等同好推動台南版畫創作風氣,頗有貢獻。

雕塑部│ 陳英傑│
台南雕塑創作的推動者,目前台南雕塑家大多為其學生,如鄭春雄、郭滿雄、楊明忠、鍾邦迪等(以上皆是會員)。   
雕塑部│ 鄭春雄│
曾任職台南一中、新化高中、崑山中學、銘傳商專、台南家專、東方工專等,已退休,其學生有鄭義發( 會員,為其侄子)、林坤銘、王昭旺。

攝影部│許淵富│
為台南最早從事攝影創作者之一,許多攝影家都曾向他學習或請益,得意學生有吳茂乾、郭憲棠等,亦為南美會會員。  

攝影部│劉永泰│
任職後甲國中教師,已退休,在國立台南社教館教導攝影多年,民國七十九年時和這時期學生成立「銀粒子攝影研究會」。

 
春來玉樹發青枝----台南美術研究會五十五週年/藝術家雜誌第391期特別報導



phone backtotop